拜仁慕尼黑CEO德雷森在俱乐部年度股东大会上的一番犀利发言引发足坛震荡,他不仅将备受争议的欧洲超级联赛(欧超)计划称为“脱离现实的白日梦”,更直言拜仁绝不会参与“马戏团式”的全球商业巡演,强调足球传统与本土根基的重要性,这番言论被视作对欧超推广方A22公司的直接回击,也为欧洲足球未来发展方向投下一枚重磅炸弹。
德雷森在演讲中毫不留情地指出:“某些人试图用PPT和空洞承诺推销所谓‘足球救世主’,但欧超的本质不过是少数豪门瓜分利益的工具,它违背了竞技体育的公平性,更与球迷的期待背道而驰。”他引用德国足球“50+1”所有权规则为例,强调俱乐部必须由会员主导,而非沦为资本玩物。
这番表态直指欧超核心矛盾——该联赛试图以封闭式架构取代现有欧冠体系,确保创始俱乐部永久参赛权,尽管A22公司近期宣称将开放升降级机制,但德雷森认为这只是“换汤不换药”:“足球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,任何试图消灭竞争、固化特权的模式终将被球迷唾弃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德雷森的立场与欧足联高度一致,欧足联主席切费林曾公开警告,参与欧超的俱乐部将被禁止参加本国联赛,而拜仁作为欧洲俱乐部协会(ECA)核心成员,其表态进一步孤立了欧超支持者。
除欧超议题外,德雷森更痛批当下足球商业化的畸形趋势:“有些俱乐部热衷于像马戏团一样满世界巡演,将季前赛变成捞金之旅,但拜仁的价值观是扎根社区、回报球迷。”他透露,俱乐部已拒绝多份海外商业赛天价邀约,未来仍将优先安排德国本土热身赛。
这一观点引发业内共鸣,德国球迷组织“我们的足球”负责人马库斯指出:“亚洲、美洲的季前赛票价往往是本地比赛的三倍,这本质上是将普通球迷排除在外。”数据显示,拜仁2024年夏季仅安排两场海外友谊赛,远低于英超豪门的5-7场。
德雷森还批评了部分俱乐部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策略:“真正的全球影响力来自竞技成绩,而非作秀式巡演,拜仁的亚洲球迷增长是因为我们持续赢得欧冠,而不是在东京或迪拜踢几场表演赛。”
德雷森的发言折射出欧洲足球的深层分裂,以皇马、巴萨为代表的欧超支持者认为,现有体系无法匹配顶级俱乐部的商业价值;拜仁、多特等德甲俱乐部则坚持“足球是社会公共产品”的理念。
这种对立在财务数据上尤为明显,欧超推广方宣称创始俱乐部每年可增收4亿欧元,但德雷森反驳称:“短期利益会摧毁长期生态,如果中小球队因收入锐减而破产,顶级联赛的根基也将崩塌。”
德国足球联盟(DFL)随即发声支持拜仁,强调德甲不会效仿英超的“全球化运营”,而法国职业足球联盟(LFP)也表态反对欧超,认为其将加剧联赛间贫富差距。
值得玩味的是,德雷森多次提及球迷意志对决策的影响,2023年欧超2.0版提案曝光后,拜仁慕尼黑球迷团体曾组织万人签名抗议,最终促使俱乐部高层公开划清界限。
“球迷抗议不是偶然,”德国体育大学教授汉斯分析称,“德甲俱乐部平均上座率高达94%,远高于欧超鼓吹者所在的西甲、意甲,当本土支持成为收入支柱时,俱乐部自然更重视传统价值。”
这种“自下而上”的抵制正在蔓延,英国“足球支持者协会”近期调查显示,83%的球迷反对任何形式的封闭联赛,就连欧超最初发起者之一的曼联,也因球迷强烈反对而被迫退出。
尽管欧超目前仅剩皇马、巴萨两家公开支持者,但A22公司CEO雷沙特仍宣称“2025年将有突破性进展”,有消息称,该组织正试图拉拢沙特财团注资,并游说欧盟法院裁定欧足联垄断违法。
对此,德雷森在演讲结尾意味深长地表示:“足球史上所有试图颠覆传统的计划,从金球制到39轮英超海外赛,最终都被证明是闹剧,拜仁的选择很简单——永远站在球迷和足球本质这一边。”
随着2025年欧冠改制(扩军至36队)即将落地,欧超与欧足联的角力进入关键阶段,而德雷森此番表态,无疑为坚守传统的阵营注入一剂强心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