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别比赛中,一位身材瘦高、眼神专注的小选手引起了全场关注,年仅12岁的姜鑫瑞以出色的表现夺得花剑个人赛冠军,赛后他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每一次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而站在剑道上,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。”
这位来自江苏南京的小选手从8岁开始接触击剑,短短四年间已经在全国多项赛事中崭露头角,本次比赛中,姜鑫瑞以灵活的步法、快速的进攻和沉稳的防守连胜五场,最终在决赛中以15比9的成绩战胜了上届冠军李晓明。
“姜鑫瑞的表现完全不像一个12岁的孩子,”国家队退役选手、本次比赛解说嘉宾王教练评价道,“他的心理素质特别出色,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持冷静,战术执行也非常果断,更难得的是,他在场上展现出了一种超越年龄的自信和独立性。”
姜鑫瑞与击剑的结缘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,四年级时,学校课后兴趣班开设击剑体验课,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第一堂课。“穿上击剑服的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勇士,”姜鑫瑞回忆道,“虽然最初只是觉得好玩,但很快就爱上了这项运动。”
训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起初,姜鑫瑞的父母担心击剑训练会影响学业,但他用行动证明了能够平衡好两者。“我答应爸爸妈妈,只要成绩下降就暂停训练,”姜鑫瑞说,“所以我特别珍惜每次训练机会,课堂上更加专注,做作业也更有效率。”令人欣喜的是,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。
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,姜鑫瑞会直接前往击剑馆,完成两小时的训练后再回家做功课,周末更是全天投入训练,这样的节奏已经持续了三年多。“有时候确实会觉得累,但一想到能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,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
姜鑫瑞的教练刘志刚告诉记者,这个孩子最可贵的是他的自律和独立思考能力。“很多小选手在比赛中会习惯性看向教练,希望得到指导,但姜鑫瑞从很早开始就学会了自己判断场上的形势并做出决策,这种能力在击剑运动中至关重要。”
谈到比赛中的心态,姜鑫瑞有自己的理解:“一开始比赛时我会很紧张,总是担心失误,后来慢慢明白了,担心并不能帮助我,反而会影响发挥,现在每次上场前,我都会告诉自己:你已经训练了这么长时间,完全有能力应对任何情况,站在剑道上,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。”
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赛场上,也延伸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中,姜鑫瑞的母亲表示,练习击剑后,儿子变得更加自信和有条理。“他学会了自己管理时间,遇到问题不再是第一时间求助,而是先尝试自己解决,我们很欣慰看到这些变化。”
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度近年来不断提高,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注册青少年击剑运动员人数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近三倍,专家认为,这项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,更能培养青少年的专注力、决策力和心理承受能力。
心理专家李明霞教授分析道:“击剑是一项需要快速决策的运动,选手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分析对手的意图并做出反应,这种训练能够显著提升青少年的认知灵活性和应变能力,击剑中的胜负非常直接,能够帮助年轻人学会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。”
对于未来的规划,姜鑫瑞有着清晰的目标:“短期目标是入选省队,长期希望有机会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。”但他也强调,目前最重要的是享受每一次训练和比赛的过程。“击剑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奖牌,更重要的是那种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。”
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结束后,姜鑫瑞将有一周的休息时间,但他已经为自己制定了训练计划:“不能完全放松,要保持手感,我还需要加强脚步移动的速度,这次比赛中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。”
姜鑫瑞的故事只是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一个缩影,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深化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在运动场上的拼搏,不仅锻炼了身体,更培养了受益终身的品质和精神,击剑小将姜鑫瑞用他的经历证明:体育竞技不仅是技术的较量,更是成长的道路,每一次出击都是向着更好的自己迈进。